來自福爾摩沙島~傳說中的仙丹妙藥《靈芝、樟芝、桑黃》

靈芝、樟芝、桑黃——來自武俠小說「千年靈藥」的前世今生,並非遙不可及的傳說。它們與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香菇、杏鮑菇、金針菇,實則同屬龐大的《真菌王國》。這些藥用真菌質地堅硬,是無法直接食用,但「嘗百草」的古人智慧並未遺漏它們。在東亞文化長河中,靈芝、桑黃的養生功效被代代相傳;而臺灣特有的樟芝,因其外型與靈芝神似且功效卓著,更躍升為現代人追捧的養生聖品。

它們被歸類為《藥用真菌》,意指經由傳統經驗或現代研究證實,其特定成分(如多醣體、三萜類、抗氧化物質等)具有調節生理機能、輔助健康的潛力。然而,「藥用」二字在此並非等同於嚴格管制的「藥品」。更精確地說,它們與「藥用植物」(如人參、黃耆)類似,是一個基於傳統經驗與現代科學逐步驗證的「功能性素材」類別。古人從實踐中觀察到食用或熬煮這些真菌能帶來益處,其知識透過口耳相傳累積下來。

真菌界在生物分類上是一個極其多樣的類群:從大型的、肉眼可見的子實體,構成了我們熟知的食用菇(香菇、木耳)與藥用菇(靈芝、樟芝、桑黃);而微小的種類,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生態與應用價值——例如能提煉出救命抗生素「盤尼西林」的青黴菌,正是那讓橘子發霉、長出綠絨毛的真菌代表。現代科學正不斷解構這些古老智慧,透過萃取、濃縮其活性成分,藥用真菌得以從傳奇走進生活,成為保健食品領域的重要成員,架接起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營養科學的橋樑。

靈芝在中國從黃帝時代就有採食紀錄,兩千多年前的《神農本草經》則是現有藥學經典中最早的記載,提到靈芝有赤、黑、青、白、黃、紫六種,「久食輕身不老,延年神仙」。

近來臺灣藥用真菌「桑黃」,它和靈芝一樣在《神農本草經》早有記載,桑黃的功效廣泛,安全溫和,更適合做保健用。桑黃含有多酚類、黃酮類、多醣類,抗氧化活性佳,還有卓越的抗腫瘤功效,且菌絲體與子實體效果一樣優秀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